目前分類:電影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為了片中結尾 翩翩落下的櫻花瓣
再看了一次艋舺
雖是重看 依然感動
當濺血化為櫻花瓣 從天而降 斑斕而燦爛
全身血跡 面帶微笑的 和尚 蚊子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西元 2154年

場景: 潘朵拉星球

人物: 阿凡達 納美人 地球人

 故事: 貪婪的人類為了掠奪潘朵拉星球上珍貴的資源,以人類和納美人DNA混種的三公尺高媒介「阿凡達」,作為人類心智操控的身軀,進出美麗卻「不適合人類活超過5分鐘」的險惡潘朵拉。潘朵拉是神祕而引人好奇的瑰麗世界,高瘦強壯的納美人是潘朵拉的原生民族,他們仔細聆聽大自然的訊息、感受大自然萬物的能量。阿凡達取得納美人的信任,融入納美人的生活,當貪婪的人類武裝入侵、毀滅時,阿凡達陷入認同的危機...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遙遠的年代

那些回憶中美好的畫面

那些恐怖的白色的記憶

 

 

曾經,你我的心中都曾住著一個「淚王子」,這個王子看不慣社會的不公不義,所以他不斷地流淚。等到淚流盡了,淚王子就從你我心中,悄悄地飄然遠去……。

 

 

以下文章轉載自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9/10/post-1758.html

 

淚王子:重建時代符號

 

pt208.jpg

 

用一張圖,控訴一個時代,其實是中外導演都偏愛的圖騰印記。 

 

意像先行,是楊凡新作《淚王子》最鮮豔的符號;意境曖昧,則是《淚王子》最蒼白的論述。

 

《淚王子》至少刻意雕琢了四個鮮豔的意像:

首先,林佑威飾演的美術老師,帶著女學生到海岸禁區寫生,狂風吹拂下,草叢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如海浪狂潮般翻騰湧滾,誇張又喧騰,原本青綠的草色,卻也在黃昏夕照下,另外添加了一抹暈黃的色澤,綠與黃,搭配成了妖豔莫名的不詳氛圍,不但吞沒了因為寫真而惹禍的林佑威,也席捲了女學生的青春記憶。

 

其次,張孝全飾演的男主角孫漢生是一位很會拉手風琴的帥氣軍官,最會拉奏的曲子就是他初學乍練時就愛上的曲子「孤獨的手風琴」,那是1945年由蘇聯作曲家莫可洛索夫(Boris Andreevich Mokrousov)創作的樂曲,在1950年代物資缺乏的年代中,拉奏手風琴其實成了很奇特的身份標籤,不論是走在樹林中,或者穿梭在自家庭院裡,手風琴的樂音就與浪漫和多情結下了不解之緣。

 

pt04.jpg活在21世紀的我們,一旦聽見「孤獨的手風琴」,心情上只會浮現出純美感的理解與擁抱,那也是楊凡選擇這曲首子的始意,但是他也同樣在純藝術之中排納進「莫湏有」的伏筆,1950年代的台灣,最琅琅上口的政治口號就是「反共抗俄」,部隊裡的政治作戰幹部只要替他戴上一頂「你的音樂太東歐了」的帽子,就等於在「明示」你傾向東歐,而東歐又是蘇聯的羽翼,相關的等號一路相連下來,原本只是單純地拉一首手風琴曲子,卻已經面臨了隨時會被羅織定罪的恐怖壓力。

 

「孤獨的手風琴」替男主角穿上了一件浪漫的外衣,「孤獨的手風琴」同樣也替男主角戴上了一頂悲情的帽子,浪漫與悲情交相摻雜的效應,正是楊凡替《淚王子》打造的感官符號。

 

再者則是范植偉飾演的老丁,他住在一個大倉庫的夾層屋裡,那款房舍很容易讓人想起《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中曾經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監聽工作,對國家和周遭所有的人都充滿猜疑,絕對不信任的金.哈克曼(Gene Hackman),他隱居的寓所就是空曠工廠的庫房,一道又一道的鎖,鎖住了自己的秘密,也隔離了外人的窺伺與接觸。

 

就在把老丁居所庫房的牆上卻有一幅巨大的孫文畫像,孫文是國民黨的總理,中華民國的國父,部隊把官兵用餐和開會的空間命名為中山室,牆上就必定掛有總理(孫文)和領袖(蔣介石)的肖像,既意謂著效忠,也代表著篤遵遺訓奮鬥向前的淬練與提醒。但是老丁庫房的孫文肖像卻有約三層樓那麼高,人在肖像前就顯得格外渺小,難以用筆墨形容的畏懼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這種手法,蘇聯導演艾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在《十月(Oktyabr)》用過,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在《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Topio stin omichli)》和《尤里西斯生命之旅(To vlemma tou OdysseaUlysses' Gaze)》中亦用過,德國導演(Wolfgang Becker)在《再見列寧(Goodbye Lenin)》中也用了直昇機吊掛著列寧雕像飛過柏林街頭(那和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中載著耶穌聖像凌空飛行的場景有著異曲同功之妙)...楊凡不是第一人,但是他同樣巨大的政治圖騰來嘲諷孫文信徒,沒有在「和平、奮鬥、救中國」的遺訓下謀求黨國福利,反而是相互傾軋,攘權奪利,殘害同志,也同室操戈,諸如這類政治圖騰下公然演出的背叛與出賣,也成了刻意雕琢的圖像。

 

pt205.JPG第四個圖像則在曾江飾演的劉將軍夫婦的官舍內外,那間官舍佔地寬敞,室內的家俱擺設亦極奢華,那是關穎飾演的劉夫人在撤離上海之前,悉數越洋搬來的傢俱,不過,室內雖美,戶外草坪庭園卻是雜草叢生,不忍心看見田園荒蕪的關穎於是請曾江:「找人整理一下院子吧!」但是曾江不肯,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再過兩年就回老家了,何必呢!」

 

這句平淡至極對白卻暗含了楊凡導演的批判手法,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時,多數政要官員都沒想到會老死台灣,都以為很快就可以反攻回老家了,因此都懷抱過客心態,不願深耕台灣,最後是曾江看著傳令兵在落葉滿地的庭園裡不停掃著落葉時,也不能不歎息了。

 

pt207.JPG不著痕跡的批判手法,反應著創作者的格局高度,《淚王子》的意像手痕確實看得出楊凡的巧思與用心,但是每個手痕所洩露出來的一語雙關意境,顯然也太過淺白直接,容易給人另外解讀的空間,例如在反共抗俄的年代,不知迴避政治紅帽,是純真?還是無知?例如在風聲鶴唳的年代,闖進軍事重地寫生畫像,是浪漫?還是挑釁?當然,你亦可以主張,人應該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拉一首手風琴音樂,寫真素描,何罪之有?...

 

時代的無情與無奈其實是同時並存的,楊凡用寫意的手法重建了1950年代的台灣軍旅生活情貌,那些已經斑駁的往事,也合當用黃綠交雜的妖豔色彩來定調了。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喜歡宮崎駿的動畫
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回憶點點滴滴、紅豬、龍貓、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
一直到最近的崖上的波妞
總會被他天馬行空的故事以及色彩斑斕的畫面所吸引
久石讓的音樂更是讓人歡喜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渺渺的故事很簡單
三個人 三段小小的愛情 相互拉扯
生活中的瑣瑣碎碎
發生在小小的城市中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手圈著
眼睛從手指圈起的縫隙中
如同看望遠鏡般
看世界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知道MAMMA MIA會有電影版開始
就一直很期待這部片子的放映
音樂劇來台北公演時已經看了
音樂劇CD也來回聽了好幾次
原本就喜歡ABBA的音樂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用心靜靜地聆聽
風吹過防風林的聲音
魚市場熱絡叫賣的聲音
海岸邊海浪拍擊的聲音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re are things I care about everyday but can only say it once a year...
 
小米&小南 凴近凴遠 忽前忽後 一切看似有意 卻又無心 從1996到2006
  
我喜歡它緩緩淡淡的節奏與故事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每個人都有他與生俱來的特質
總有一天會苦盡甘來的
 
在Disney Channel, 無意間看到這部自己很喜愛的動畫, 一段自己很喜愛的台詞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很喜歡故事背景是法國鄉間的電影
片子總是充溢著黃橙橙的色調
有著美美的莊園以及清麗的田園景致
亮亮的日光透過枝葉灑下  一陣風過  帶著微風的律動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事情  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電影練習曲的一句對白

說的如此理直氣壯 

彷彿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片中描述的是一個單車環島的故事

旅途中 碰到各式各樣的人  經歷各式各樣的故事

還有台灣數不盡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以及屬於臺灣人的 濃濃的  人情味

 

太麻里的蔚藍海洋  蘇花公路的蜿蜒雄偉

漢本車站美麗的海岸線  宜蘭絕美的莎韻傳說

八斗子的日出日落  林口小學的海潮聲

河堤邊的隨性塗鴉  白沙屯的媽祖出巡

西部海岸的木麻黃  還有........ 

 

影像與故事  如詩歌般進行著 

感動也在不知不覺間  悄悄堆積

 

沒有艱深的電影語言或技巧  平實的故事  流暢的運鏡

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以及美麗  但我們卻未曾造訪的台灣風光 

 

看完練習曲

讓人更深一層  思考屬於這塊土地的點點滴滴  回味曾經共同擁有的生活經驗

鼓舞著人們繼續往前行

 

曾想騎著單車環島  直到現在  夢想仍僅止於夢想

希望有一天  夢想實現  "有些事情  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一起騎單車環島去吧!

 

練習曲官方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以下文章原載於誠品好讀20074月號

陳懷恩--有風有浪  才能旅行到更遠的地方

 

採訪/鄒欣寧 攝影/陳敏佳
陳懷恩,資深攝影師,自一九八三年踏入電影界至今,曾與侯孝賢、鄭文堂等電影導演合作。拍攝電影之餘,也從事廣告拍攝、導演等工作。被形容「肚子裡有說不完的故事」的他,這回自編自導,完成了第一部劇情長片《練習曲》,描述一位即將大學畢業的聽障青年,在「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的信念下,展開環島單車旅行的故事。

時間:二○○六年二月下旬。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有時會呼喊變化,變化就像季節,春天絕美,然而夏天已過,我們過了秋天,突然之間,天就冷了,一切的事物都凍結住了,我的心停止跳動,我們的愛情沈睡了,直到雪落才猛然驚醒,那些在落雪中沈 睡的人,不曾注意到死亡,你要多保重…

這是巴黎我愛你裡面,自己很喜歡一段故事中的一段台詞

巴黎我愛你是2006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開幕片,也是2006年金馬影展開幕片。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金牌製片克勞蒂歐薩加上世界知名20位導演聯手打造一部迷人的愛情電影,片中包涵了18個發生在巴黎各區的愛情故事,18個愛情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我愛你。

故事內容多樣化,找尋停車位的中年男人,邂逅昏倒在他車旁的女人;塞納河畔,有著不同背景,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輕人,愛是他們共通的語言;在Le Marais一間畫室裡,年輕的男孩,上演《愛情不用翻譯》另一章;美國觀光客在巴黎地鐵站裡,演出地鐵驚魂記;華人街髮廊女主人的奔放熱情;太太的紅外套,讓人心碎;失去愛子的媽媽,午夜與愛子在勝利廣場上重逢;圍繞在艾菲爾鐵塔旁屬於默劇小丑的溫馨愛情;半夜,吸血鬼出沒;王爾德從墓裡跑出,幫助吵了一架的英國情侶破鏡重圓;懷抱演員夢的美國少女與聽障男孩的愛情故事;來到巴黎,才真正學會說「我愛你」的美國人,用著不純熟的美國腔法文…

《巴黎我愛你》的愛情故事可以有著各式各樣的組合,一切交由看電影的我們各取所需。

喜歡這部電影的豐富樣貌,更愛電影所說的每一個小故事,走出戲院,耳邊仍響著好聽的樂音,屬於法式的歡愉綺麗。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盛夏光年》的故事從友情開始,經歷了「女男/男女/男男」三人三段愛情和友情的妒忌與煎熬的拔河後,結構出很難切割的三人合體關係,坦誠以對的彼此關係,使得本片的愛恨糾纏有了極具說服力的肉身論述。

電影從正行班長接受老師的託付開始,他的任務是去做頑皮過動兒守恆的朋友,因為守恆是會隨時拿起剪刀就去剪轉學女生惠嘉的髮絲,正行要用朋友的關切和陪伴,扭轉守恆的毛病。這場童星戲其實是全片最尷尬的開場,從孩童、家長到老師,緊張不自在,成了他們的集體符號。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節錄自公視網站: http://www.pts.org.tw/~prgweb1/masterpiece/CrossBlueGate.htm

「我叫張士豪,天蠍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我還不錯喔!…. 

「我,孟克柔,很麻煩的不要追我!!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十七歲的師大附中女學生孟克柔,悠遊地騎著單車,同校的男同學張士豪,關注的眼神跟在其後。這樣單 純浪漫的場景,發生在台北街道,發生在你我記憶中的青春年少,也重現在『藍色大門』的電影畫面裡,呈現出一段青澀、甜蜜、淺淺的愛情;同時 也讓這個故事,酸酸甜甜地在大家心中發酵

張士豪和孟克柔,是個性完全不同的高中男女學生,張士豪毫無心機、血性    熱情,終日無牽無掛,心中想的只是成為游泳比賽的冠軍得主,以及追到心中喜歡的同校女生孟克柔。但是在性格內斂、外型很酷的孟克柔心中,卻深深封鎖著一個重要秘密,她愛的其實是另一個……!?

在『藍色大門』中,愛情的元素無可少,故事 裡一男二女青春正烈,純真 無暇的愛裡有疑慮、有傷心也有不安,讓收看電 影的人,時而掉進年少時期的甜蜜裡,偶而又回憶起淡 淡的憂傷。 男女主角 眼神中的清澈,不禁讓人有股衝動,想返回童真時期,重新再經歷一段年輕時期的 愛情。 導演易智言最愛拍攝年輕人的故事,『藍色大門』中健康、 陽光的愛情觀念,令觀眾清新地,去面對男女主角的分手一事,了解沒有結局的愛情,並不會消失在藍 色大門那端,而且看到的是對生祝福的開始。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顏培根 (轉載自南方影展部落格:http://cfma.tnnua.edu.tw/south2006/index.asp)

「公路電影,總有一種浪漫與自由的色彩,看劇中人物從平凡生活中逃離與逸出、永遠在路上的狀態,層出不窮的意外和驚險,經常能帶給人異於平常的生命體會。」

〜 《單車上路》導演李志薔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